国家减灾中心“揭榜挂帅”擂台赛战鼓再响 ——96支高校团队同台竞技,77份创新答卷已“交卷”
来源: 时间:2025-09-05 14:04
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自5月启动以来,国家减灾中心首次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赛题发榜单位,面向全国高校广发“英雄帖”。截至8月15日,共有96所高校团队报名参赛,其中77支团队已线上完成作品提交,标志着大赛正式转入集中评审阶段。
国家减灾中心首任擂台赛发榜单位
在本次大赛中,国家减灾中心首次牵头编制《多模态应急减灾智能体创新解决方案》榜题方案,鼓励参赛团队整合“空-天-地-人-网”等多源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构建覆盖灾前预警、灾中响应、灾后评估与恢复的全流程智能系统,解决现有模型单模态、单任务、通用性与时效性不足的问题,并在不确定灾害场景下提升泛化能力与场景覆盖度。
参赛队伍中“双一流”高校占比超七成
自榜单发布以来,共有96支高校团队完成作品申报并通过题目初审,覆盖全国18个省(区、市)。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团队50支,占比52%,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传统优势高校悉数在列;其中跨院系团队85支、跨学校团队70支,充分展现了多学科融合、校际协同创新的活跃氛围,为赛事注入创新动能。
作品体现全域灾种和全链数智相融合
已提交的77份作品中,方案覆盖地震、滑坡、洪涝、台风、森林火灾、城市内涝、地下空间灾害、电网与交通网络故障等全域灾种。以“空-天-地-人-网”多源数据融合为底座,普遍采用卫星/无人机遥感、InSAR、激光雷达、物联网传感器、北斗定位与社会媒体大数据,通过多模态大模型、深度强化学习、联邦学习、数字孪生、云边协同与知识图谱技术,实现灾前风险预警、灾中实时态势感知与救援决策、灾后损失评估与恢复重建的全周期闭环,显著提升模型泛化能力与响应效率。
高标准评审推动成果落地
按照大赛组委会统一部署,将于9月上旬对77份作品集开展线上评审。评审坚持“实战为先”,从方案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与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审核,遴选出特等奖与一、二、三等奖各 5 个。荣获特等奖的5支团队将进入“擂主”总决赛,争夺最终的“擂主”之位。获得“擂主”的团队将得到相关领域的专业指导,持续完善技术创新、学术成果与知识产权成果,并有机会在国家级平台开展落地验证,推动“赛场创新”转化为“实战利器”。
本次擂台赛由共青团中央牵头,联合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共同主办。作为赛题发榜单位,国家减灾中心诚挚期待更多高校院所、创新团队持续关注大赛动态,让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大舞台上绽放光彩,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一行来访国家减灾中心 09-07
-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国家减灾中心发来感谢信 09-05
- 国家减灾中心吴玮研究员受邀参加九三阅兵观礼 09-05
- 应急管理部党委巡视组向国家减灾中心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国家减灾中心“揭榜挂帅”擂台赛战鼓再响 ——96支高校团队同台竞技,77份创新答卷已“交卷”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