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减灾中心要闻


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 大力加强卫星能力建设

来源: 时间:2022-05-27 10:51

【 字体:【 打印本页 】

卫星遥感是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之一。2022年以来,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委关于卫星应用有关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业务需求对接、机制建设、专业力量融合等工作,着力做强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切实提升卫星遥感对部核心业务的技术支撑能力。

一是坚持需求牵引,强化精准服务。在应急管理部有关司局指导下,国家减灾中心积极开展遥感监测业务需求对接分析,认真梳理洪涝、地震、地质、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对卫星遥感数据及产品需求,切实提升卫星遥感监测的精准性和时效性。明确常态化监测需求,针对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等典型湖泊以及七大江河主要干支流超警超保河段定期开展水体面积监测,制备地震灾害高风险区高分辨率光学本底影像,提取房屋(建成区)分布信息。明确应急监测重点任务,重特大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监测机制,根据不同灾害特点,充分发挥多类型多尺度卫星遥感数据优势,迅速获取灾害及次生灾害范围,并做到每日动态监测,同时,利用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监测重灾区房屋、道路等典型承灾体损失情况,向部相关技术单位提供遥感数据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机制,安排专人与应急管理部相关业务司局开展日常及应急监测业务对接,建立稳定的沟通与产品服务渠道,及时应对处置预警、抢险救援救灾等各类监测需求,主动提供监测产品服务,不断提升卫星遥感监测服务质量。

二是强化机制建设,提升响应能力。围绕高时效、精准化监测要求,从各类灾害特点出发,不断提升各类型数据获取与信息服务响应能力。加强数据获取机制,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为做好汛期灾害应对工作,积极主动与民、商卫星有关运行单位衔接,在前期已有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应急使命2022”演练,进一步固化卫星观测需求、观测任务安排、信息反馈等流程,提升数据快速获取能力。强化预警与应急任务衔接,围绕本年度汛期灾害特点,结合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信息,提前协调安排卫星资源,及时提报卫星观测申请,并根据灾害演进发展情况,动态调整观测计划,提升对灾害发展全过程的有效监测能力。规范值班值守工作,修订完善卫星遥感值班手册,做好观测需求提报、信息提取与产品制作人员安排,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同时,建立每日会商研判机制,通报当前灾害形势与卫星观测计划,明确重点监测的事件及区域,及时应对各类突发灾害事件。

三是统筹项目建设,强化力量融合。组织并发挥好各类项目作用,用好用足人才资源力量,切实提升卫星遥感监测产品制作分析能力。加强项目联动配合,紧密围绕业务需求,统筹推进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卫星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多灾种灾害风险遥感监测预警与应急应用示范、高分应急管理综合监测应用与服务系统等项目,按照数据管理处理、灾害要素信息提取、监测产品服务等3方面明确各项目任务重点,切实增强科研与业务工作融合力度,提升卫星应急应用技术水平。做好中心内部力量融合,围绕打造“两中心一库”目标,做好卫星遥感与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等中心专业技术力量融合,积极参加汛情调度会商,密切关注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强化卫星遥感对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的支撑力度。参与风险普查数据应用方案编制,探索风险普查形成的调查、评估区划等数据与卫星监测结果开展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强化部内外力量融合,充分发挥应急卫星工程与应用实验室作用,邀请高水平专家积极参与年度灾害遥感监测业务工作,充分了解业务需求,将技术研究与业务需求紧密结合,及时做好最新研究成果业务转化,并对业务产品制作、审核提出意见,提升卫星遥感产品质量。

2022年主汛期即将到来,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将继续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有关要求,围绕部相关司局提出的监测需求,密切关注灾害发生、发展,充分发挥卫星遥感优势,扎实开展监测工作,制作更加及时、更为有效的监测信息产品,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