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二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区划技术体系与成果应用》

来源: 时间:2022-05-13 17:00

【 字体:【 打印本页 】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目的是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减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国和各地区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普查将为我国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工作提供重要支撑,也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布局和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风险普查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调查-评估-区划三方面内容,其中,调查是基础,评估是重点,区划是关键。调查是对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各要素的调查,包括各主要自然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历史灾害、减灾能力、重点隐患调查等六个方面。评估是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主要自然灾害(单灾种)与区域自然灾害综合(多灾种)风险进行评估。区划是在评估的基础上,从自然灾害防治的角度进行区域划分,包括在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单灾种与自然灾害(多灾种)综合防治区划三部分。风险普查工作的亮点包含基于空间信息的要素调查,对主要历史灾害的追溯调查,对减灾资源能力的系统调查,以及对隐患和风险综合分析评估等。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第一次进行风险全要素的调查,第一次对全国各级各类减灾资源全面调查和减灾能力全面评估,第一次对全国各级行政区域进行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建设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是开展普查成果应用的基本支撑,各级各类自然灾害评估与区划成果为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提供基本遵循,为提升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能力提供科学支撑。普查成果能够助力各涉灾行业部门和承灾体管理部门全面提升灾害综合防治和风险防范能力,支撑围绕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