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悲伤和力量之源

来源: 新华社 时间:2016-07-29 07:38

【 字体:【 打印本页 】

7月27日,一名女士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遇难者。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镌刻着罹难的24万同胞的姓名。墙高7.28米,代表7月28日,墙体距水面19.76米,代表1976年。这个日子世人永远铭记。纪念墙,是逝者的归宿,痛苦的终点;更是思念的起点,力量的源泉。墙上的名字,是亲人的墓碑,唤我们到此,缅怀亲情。更是亲人的目光,送我们出发,超越苦难。超越痛苦之渊,方致前行之远。“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如是说。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7月27日,一名女士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遇难者。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镌刻着罹难的24万同胞的姓名。墙高7.28米,代表7月28日,墙体距水面19.76米,代表1976年。这个日子世人永远铭记。纪念墙,是逝者的归宿,痛苦的终点;更是思念的起点,力量的源泉。墙上的名字,是亲人的墓碑,唤我们到此,缅怀亲情。更是亲人的目光,送我们出发,超越苦难。超越痛苦之渊,方致前行之远。“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唐山抗震纪念碑碑文如是说。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7月28日,一名女士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遇难者。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7月28日,一名女士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遇难者。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7月28日,人们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遇难者。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7月28日,人们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遇难者。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7月28日,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的人们在水中映出倒影(照片翻转180度)。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7月28日,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的人们在水中映出倒影(照片翻转180度)。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7月28日,一位男士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遇难者。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7月28日,一位男士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遇难者。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