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战斗”:让城市不再“看海”
来源: 新华社 时间:2016-08-19 10:36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湾排洪渠建设工地(7月30日摄)。建成后,城区积水流入排洪渠后如水超过警戒水位,就开闸将水排入大海。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 “逢雨必涝”,暴露了城市在规划、建设方面的短板。如何防治“城市内涝”、减少灾害损失,成为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记者在福建福州、厦门等地采访时了解到,以往这些城市,由于地理地势、内河堵塞、排水系统落后等原因,时常在台风等极端天气来临时发生内涝,对群众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今年来,福建不少城市从排水防涝系统升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方面入手,在城市的“里子”上下功夫,在城市防涝上不断探索。拒绝“城市看海”,尽管防涝之路还很漫长,但令人期待的是,一场“看不见的战斗”已经在城市地下“打响”。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这是厦门市集美区和美路在建的综合管廊中的雨水和污水管道(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工人在厦门市翔安新区地下综合管廊铺设工程工地巡查(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这是福州已动建的“高水高排”施工现场。据介绍,该工程建好后可以将山洪雨水从山上拦截后直接排入闽江,使福州城区免遭山洪袭击,这是将来福州重要的防洪工程(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8月18日,福州市供排水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操控不久前刚刚采购的“龙吸水”子母式大型移动泵车。这种“龙吸水”设备的抽水能力为每小时3000立方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面积内半米深的积水。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福州市水务管网维护有限公司工人蔡路在福州西二环路地下雨水管网清淤作业(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 图文速览!政府工作报告涉应急管理要点! 03-05
- [人民日报客户端]二十届三中全会前瞻,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07-14
- [新华社]湖南华容县团洲垸开始排涝作业 07-09
- 2023年全国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取得积极进展 06-17
- 4月21日中午12:00央视12频道《应急时刻》:四川雅江森林火灾扑救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