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宣传  /  科普知识


科普阅读:洪峰和洪水

来源:中国气象报 时间:2016-07-05 18:00

【 字体:【 打印本页 】

  今年长江中下游1、2号洪峰已经出现,不过,据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工程师杨寅介绍,这两个洪峰都不算大,略超过警戒水位。而且,三峡工程蓄洪能力强,可以有效调节洪峰。


  据杨寅介绍,通常发生洪水时才会出现洪峰。洪峰按照洪水次数划分,指每次洪水水位或流量过程中的最高点。处于洪峰时,洪水的流量最大。如果单位面积的降水量大于水流量,雨水就会一点一点地积累,一旦流域广、路程长,就会形成洪峰。洪峰就像一道大波浪的最高点。洪峰出现时,河流侧向压力增大,会对河堤造成一定影响。洪峰水位越高,大坝压力越大。


  洪峰相应的水位,称为洪峰水位,可以通过水文模型模拟水位线来确定,也可以由水文站直接测定。


  那么洪水强度怎样确定?根据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按洪水要素重现期小于5年、5-20年、20-50年、大于50年,将洪水分为小洪水、中洪水、大洪水、特大洪水4个等级。估计重现期的洪水要素项目包括洪峰水位(流量)或时段最大洪水量等,可根据河流(河段)的水文特性来选择。


  “洪水强度是一个频率,并不是50年一遇的洪水在50年内只会出现一次。”杨寅解释,比如洪水发生频率0.05对应的是20年一遇的洪水,频率0.1对应的是10年一遇的洪水。


  设防水位、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


  设防水位是指汛期河道堤防已经开始进入防汛阶段的水位,即江河洪水漫滩以后,堤防开始临水,需要防汛人员巡查防守。此时,堤防管理单位由日常的管理工作进入防汛阶段,开始组织人员进行巡堤查险,并对汛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落实。设防水位是由防汛部门根据历史资料和堤防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警戒水位是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是根据堤防质量、保护重点以及历年险情分析制定的。到达该水位时,防汛工作进入重要时期,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的发展变化,在各自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增加巡堤查险次数,开始日夜巡查,并组织防汛队伍上堤防汛,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


  保证水位是根据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当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全面紧急状态,堤防临水时间已长,堤身土体可能达饱和状态,随时都有出险的可能。这时,防汛部门要密切巡查,全力以赴,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保护堤防安全,并对于可能超过保证水位的抢护工作也要做好积极准备。保证水位的拟定是以堤防规划设计和河流曾经出现的最高水位为依据,考虑上下游关系、干支流关系以及保护区的重要性制定的,并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