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圈巨灾高峰论坛举行 聚焦综合减灾精细化管理
来源: 时间:2013-11-04 16:27
10月31日上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减灾协会承办的市科协学术月重点论坛之一,以“综合减灾的精细化管理”为主题的首都圈巨灾应对高峰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论坛由中国气象局山洪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玉彬研究员主持。北京市气象局局长、研究员姚学祥,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姜彤、北京市消防局副局长李进、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金磊、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万鹏飞、北京理工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刘铁忠、中国农业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郑大玮七位防灾减灾领域的专家,分别以从“7·21”北京特大暴雨后的气象灾害管理、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气候、石景山喜隆多火灾、北京城市综合减灾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趋向精细化的综合减灾、社区防控防灾风险评估、加强首都圈综合减灾等方面做了大会报告。 姚学祥在报告中介绍了“7·21”北京特大暴雨之后的气象防灾减灾现状。据介绍,在2013年汛期来临时,全市开展了900多次演习,参加人员达18万人次,涉及水利工程抢险、山洪泥石流群众避险、景区游客疏散等多个方面;建成“1+7+5+16”的新的防汛指挥体系,强化了监测预警机制,以数值预报为基础,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以资料应用为重点,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以分区预报为契机,提高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以部门合作为动力,大力发展针对性专业预报业务;丰富预报服务产品表现形式,为公众和决策者以及城市生命线管理部门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产品。 在未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姚学祥呼吁,要进一步推动政府主导的气象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建设;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专业队伍;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体系;完善气象灾害应对预案体系;推进气象灾害保险体系;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对气象灾害前中后全过程科学管理。 北京市消防局副局长李进在报告中用一段影像再现了火灾中年轻指挥员英勇牺牲的场面,让大家在为公安消防战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抢险救灾感动的同时,也为没有彻底消灭安全隐患而引发火灾感到痛心和并深思。 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减灾协会理事单位、北京市科协、气象、消防、水务、交通、规划、民防、卫生、北京大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130余人参加了论坛,大会论文集收录论文23篇。
- 2025年山东省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 05-13
- 河北省应急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暨事故警示教育活动启动 05-13
- 山东省泰安市建立空地协同航空救援保障机制 05-09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措并举筑牢防汛抗旱安全屏障 05-09
- 江西省防减救灾办召开防汛会商会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