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减灾动态


云南省民政厅认真做好入汛以来各项防灾备灾工作

来源: 时间:2013-06-05 11:03

【 字体:【 打印本页 】

入汛以来,云南省民政部门严格按照防大灾、备大灾、救大灾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主动防灾、充分备灾、科学救灾、有效减灾的指示精神,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有序推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灾备灾工作。


    一、高度重视,及早安排部署。汛期来临前,省民政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汛期抗灾救灾及防灾备灾各项工作,并于                   5月          8日         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汛前准备与防灾备灾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民政系统在5月中旬前对本地救灾制度落实情况、物资储备情况、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物资配置情况、救灾资金预算情况以及本地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了自查,认真查找、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提高应急救助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省民政厅累计派出20余个工作组赴 16个州市开展汛前防灾备灾情况检查。


    二、加强应急值守,进一步做好灾情信息管理。入汛以后,全省民政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做到灾情发生第一时间响应,及时处置灾情。同时,不断完善灾情会商核定和相互通报制度,主动加强与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及时沟通灾害预警信息。省民政厅收到气象、防汛抗旱、国家减灾中心的相关预警信息后及时通过RTX、邮箱、电话、传真等多种方式通知各州市民政部门。严格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民政部关于加强自然灾害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工作的通知》(民发〔2011120号)要求,做好灾害信息管理工作和灾害信息对外发布,确保灾情初报及时、核报准确、评估科学、发布规范。


    三、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备灾救灾工作。制定出台了《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规定》,这是《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出台后,全国第一部由省政府出台的救灾行政法规。修订出台了《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新增了预警响应等内容,调整了启动省级应急响应的条件,规范了紧急救助行为,提高了紧急救助能力,确保灾害一旦发生,能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制定了云南省民政厅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规程,明确了各小组职责、工作流程,确保灾害发生后,各项工作能有序、规范开展。积极推进省减灾委成员单位间的合作,与省气象局签署了《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合作备忘录》,并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州市民政、气象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和灾情会商,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有效应对气象灾害的发生。


    四、加强物资储备,进一步确保应急救助需求。省民政厅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准备工作,确保救灾应急期间各项需求。省民政厅先后争取省级财政紧急安排6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采购省级救灾储备物资,目前,已紧急采购了73571床棉被、74769件棉大衣、25185张折叠床、25185个床垫、85086套衣服、20000件彩条布、16000个应急照明灯、10000件雨衣、4616双雨鞋等救灾物资,充实省级储备;同时,争取民政部安排我省大批代中央储备帐篷、棉被、棉大衣、睡袋、折叠床和折叠桌凳等物资。在此基础上,结合今年的灾情形势研判,对全省5个省属救灾物资储备分库、11个州级库以及3个重点危险区55个县级库的救灾物资储备进行了及时调整。全力确保灾害发生后,受灾群众可在灾后12小时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在全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周期间,云南省民政厅联合联合昆明市人民政府于“5·12”当天在昆明防震减灾技术试验基地举行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减灾委副主任尹建业同志出席活动并做重要讲话,要求树立防灾减灾“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意识,要以“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防和处置能力,主动防灾,充分备灾,科学救灾,有效减灾。省民政厅牵头,会同省地震局、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省直有关职能部门制作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光碟、图册等宣传资料,发放到省直部门和各州、市。全省各级由民政部门牵头,地震、教育、消防、国土、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广电、林业、卫生、气象、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围绕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主题,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同时,积极配合省政府新闻办制定延伸开展2013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工作方案,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通知,于                   5月          12日         —18日在全省延伸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各中央驻滇新闻单位、省级媒体、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防灾减灾日活动开展情况、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果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将科普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