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陕西下拨5.03亿救灾款解受灾群众燃眉之急
来源: 时间:2013-01-16 15:22
2012年,陕西省极端气候频繁发生,洪涝、风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达418次,特别是7月至9月的13次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据统计,全省10市103个县(区、市)835.38万人(次)受灾,需紧急转移人口32.64万;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1.41万间,一般性损坏房屋11.6万间;农作物受灾758千公顷,绝收66.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7.23亿元。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政工作,植根民生。面对严重灾情,全省民政系统急受灾群众所急,帮受灾群众所需,为灾区群众办了一系列顺民意、安民心、惠民利的实事,及时为受灾困难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去年7月9日、 9月 6日 ,省民政厅两次报请省政府启动二级救灾应急响应,及时派出22批次灾情核查组,赶赴灾区核查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并紧急启动拨款程序,累计向灾区下拨救灾资金2.66亿元,紧急调拨救灾棉被57520床、棉衣裤60750套、折叠床2800张,应急灯4700个,妥善安排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凝心聚力,为民服务。去年以来,陕西省民政系统在保障基本民生、维护人民基本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骨干作用,抗灾减灾救灾工作及时、有序、规范,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灵敏、完善,成为陕西省受灾地区群众渡过难关、走向自信的有力支撑。据统计,去年陕西省累计下拨救灾资金5.03亿元,帮助受灾群众开展倒房恢复重建工作。
针对去年汛期全省需重建的25582户倒损农房和需维修的24686户农房,省发改委、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暴雨洪涝灾害群众救助和灾后恢复实施意见》,确定将汉中、安康、商洛、延安、榆林五市因灾需重建的19707户农房,全部纳入陕南、陕北移民搬迁范围予以安置。关中五市因灾需重建的5875户农房,政府每户补助2万元。因灾需维修加固的农房,中省每户补助500元,市县每户配套500元。目前,陕南和陕北五市受灾群众倒房被纳入2012年移民搬迁计划的共18846户,已建成新房9238户,竣工率47%;关中五市已开工5714户、开工率97%,已竣工3756户、竣工率64%,一般损坏农房的维修已全部完成;因灾倒毁房屋没有竣工或者没有搬迁新居的群众,有关部门对他们都做了妥善安置。
春节临近,为切实做好冬春期间全省受灾群众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安置工作,省民政厅前不久又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市、县民政部门把受灾群众过冬生活安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加大投入力度,购买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特别是优先保证受灾人群中的五保户、优抚对象和城乡低保户家庭,确保他们的口粮、饮水、衣被、取暖、看病等得到基本保障。同时要求组织力量,对农村困难群众危房、因灾倒损房屋情况进行一次再摸底,加大维修加固和重建力度,对春节前不能搬入新居的,要求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每一个受灾群众都能安全、温暖过冬。要求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应对准备工作,进一步强化各项应急救助措施,层层落实救灾责任,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据悉,入冬前,陕西省已紧急向市县调运棉被24600床、棉衣裤24600套、棉大衣1950件,用于保障受灾群众过冬需求。冬令期间,中、省安排的2.37亿元救助资金也已全部下拨,为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愉快过节,温暖过冬提供了切实保障。
- 山东省泰安市建立空地协同航空救援保障机制 05-09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措并举筑牢防汛抗旱安全屏障 05-09
- 江西省防减救灾办召开防汛会商会 05-07
- 河北省“冀时安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平台被评为“2024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 05-07
- 天津市召开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会议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