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减灾动态


机顶盒变身气象“报警器” ——广西气象广电联合创新农村预警信息发布方式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时间:2014-07-08 13:47

【 字体:【 打印本页 】

中国气象报记者曾涛 通讯员林飞飞


  数字电视机顶盒上,红色的警灯闪烁,蜂鸣声起;电视屏幕上,正在播出的节目被打断,鲜红的屏幕被切换出来,气象预警信息跃于屏上:“都安县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71日,这一幕出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澄江乡桑里村村民韦启武的家里。当天,县广电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给他家安装上了带有气象预警功能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并与县气象局进行了预警演练。得知韦启武家成为广西全区第一家拥有气象“报警”功能机顶盒的电视用户,村民们争相挤进他家,来瞧瞧这个新鲜玩意儿。


  机顶盒变身气象“报警器”,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和广电网络公司携手合作,创新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方式的成果。


  机顶盒具备三种模式下的预警功能:一是在正常收看电视时接收到一般性预警,会在所有电视频道播出滚动字幕;二是在收看电视时接收到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报警器将发出蜂鸣声、报警灯闪烁并打断正在播出的节目,闪出警示屏;三是在关掉电源或待机状态下接收到突发重大气象预警,则会响起报警声、亮起报警灯,提醒用户接收预警信息。


  “机顶盒气象报警功能的开发成功,是落实自治区领导指示精神,解决‘最后一步路’问题的有效举措。”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覃武说。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步路”


  “特别是要打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入边远山区的通道,逐步消除气象信息服务的盲区。”5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自治区气象局指导调研时强调。


  “不仅要打通气象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更要走好‘最后一步路’。”6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专题协调会,提出硬要求。


  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近年来,广西气象部门围绕“测得到、报得准、发得出、收得到”的目标,初步建立了包括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多种发布手段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然而,广西地形复杂,山区多、灾害多,边远山区、海域的群众在获取气象预警信息上仍有不便。台风、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易给灾害防御能力薄弱的偏僻农村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电子显示屏成本高、适合放置于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农村老人、小孩大多没有手机,也看不懂短信。”“预警大喇叭虽然好,但广播范围有限,易受山阻挡,晚上雨下得大时也听不清楚。”


  2013年以来,自治区气象局开展了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专题调研,俯下身子,掌握第一手材料,摸清了农村群众对气象预警信息的需求。


  怎么走完“最后一步路”?


  “究竟怎么走顺、走好‘最后一步路’?”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一直在谋划,并于2013年年底想到了一个新点子——从大多数家庭都有的电视入手。


  “我们选择与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合作,更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预警信息定点、定村甚至定户的精准发布;广电网络公司也希望通过增加气象报警这个公益服务,更好地推进‘村村通’建设。”自治区气象局减灾处副处长莫生兆介绍。结合正在展开的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农网数字转换工作,利用其自治区、市、县、乡(镇)、村五级贯通的资源优势,全区可实现农村预警信息传递到“最后一步路”。


  在电视屏幕上游走气象预警信息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光这一项功能有其局限性。不开电源、不放电视、不看固定的几个频道,气象预警信息就发挥不了作用。


  怎么突破这些局限性,发挥电视预警更大的功能?一种新型电视机顶盒的开发提上了日程。两部门协商制定了《广西广电网络公司数字电视发布平台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项目技术方案》,派出专家深入农户,调研了解开展数字电视发布平台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功能。


  让每个机顶盒都能“报警”


  “电视报警结合农村实际,很实用,希望能推广到全区。”


  “直接插播预警信号,并能在夜深人静、关掉电源状态下报警,信息传递无死角了。”


  “预警能定点到户,有利于组织人员转移。”……


  625日,在广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推进会上,通过电视机顶盒接收气象预警信息的场景一经演示,就得到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应急办、防汛办、国土厅等单位和部门领导的一致认可。


  关掉电源也能报警!无条件插播气象预警信息!增加报警信号灯!……一个个关键技术被攻克。20145月,机顶盒改造试验获得成功。气象与广电网络随即选取了都安县的10户农村家庭作为试点。


  “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这种预警方式未来还应增加语音提醒功能;从推广上来看,还需要得到政府和相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覃武说。


  “抓好试点、完善技术、适时推广,要让这种新型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在汛期切实发挥防灾减灾效益。”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提出要求。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478日一版 责任编辑:连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