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检验气象防灾减灾联动机制成效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时间:2018-03-02 15:41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灵玲
2月28日,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洒落吉林,这是去年入冬以来吉林省遭遇最大的一场降雪,且正值春运,对恶劣天气的联动应对考验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成效。
在气象部门发出重要气象报告和暴雪黄色预警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集安的蔬菜大棚,在雪还未降时就“穿”上厚厚的棉衣防寒防雪。长春市交警支队适时启动一级雪后应急响应,出动近2000名警力、300台巡逻车,无间歇、无死角地保障市民保障交通安全。长春热力集团按照区域组建了23支抢险队,配备了36台大型抢险车辆,确保市区的供热稳定。长春火车站组成12组、156人的“除雪大队”按照分工分别到道岔间、站台上、旅客上下楼梯台阶清理积雪。长春机场除冰雪预案等级由蓝色提升到为黄色等级,大面积航班延误预案由黄色提升至蓝色等级。长春多个有农村郊区线路校车的学校安排3月1日停课……
与之前相比,吉林公众普遍感觉到这次预报更准确,预警更提前,清雪更及时,大家应对起来也更从容。一位长春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在朋友圈感慨,一场预报为暴雪级别的降雪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雪后路见本色,出行不拥堵,道路顺畅……
这场暴雪部门联动应对的背后,是吉林省气象防灾减灾机制的不断完善。自2013年成立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以来,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气候服务能力大幅增强,在防汛抗洪、农业抗旱和生态建设等防灾减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是加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深化专业合作,吉林省气象局与14个部门开展合作,提升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其次以省会长春为核心,提高城市气象灾害预警水平,提升城市安全运行气象服务、城市规划气候服务能力;再次通过完善预警信息网格化管理,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农村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气象防灾减灾,很难一蹴而就。暴雪席卷而过,也检验了气象防灾减灾机制的成效,而防灾减灾的效果是衡量气象服务能力现代化的标尺之一。
(转载自:中国气象局网站 责任编辑:崔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