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PRELUDE
以春之笔,绘就平安中国
人勤春来早。当三月的春风吹过人民大会堂的檐角,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肩负人民的重托相聚北京,在这片承载着大禹治水、李冰修堰等防灾减灾救 灾智慧的土地上,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共商国是、共谋发展。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如春潮涌动,将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命题,淬炼成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青铜盾牌。
从大禹治水的九鼎传说,到都江堰千年不辍的汩汩清流;从《齐民要术》记 载的“常预蓄水”之智,到《农政全书》详述的“备荒仓储”之道,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博弈的漫长岁月里,早已将防灾减灾救灾智慧融入中华文明的基因。而今,这份基因正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焕发新生,在代表委员们的思辨中升华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与举措。
会场内外,从预案体系的迭代升级到立体化监测网络的织就,从应急救援队 伍的现代化建设到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提升,每一项政策设计的背后,都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
防灾减灾救灾的深层叙事,始终带着民生的温度。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的“毛细血管”里,流淌着人大代表走访调研的汗水;防灾减灾教育进校园的演练中,凝聚着政协委员的拳拳之心。这不仅是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更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恰似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轮。它承载着古老文明的生存智慧,熔铸着现代国家的治理匠心,更昭示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自觉。当两会春风吹拂神州,这艘巨轮正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航向,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海域上,划出更加波澜壮阔的航迹。
《中国减灾》总第489期,2025年3月15日出版
封面故事COVER STORY
普及安全知识 培育安全文化
- 20 安全文化的力量:构筑防灾减灾的坚固防线
- 24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在不确定的灾害中构建生存确定性
- 28 创新宣教模式 深耕安全文化 ——江西省应急科普宣传工作经验交流
- 32 营造安全文化 筑牢应急防线 ——广东省广州市应急安全全民体验馆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