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宣传  /  科普知识


海洋灾害与减灾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5-03-27 00:00

【 字体:【 打印本页 】

   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现象。我们这里指的海浪是由风产生的波动,其周期为0.5秒~25秒,波长为几十厘米到几百米,一般波高为几厘米到20米,在罕见的情况下波高可达30米以上。

  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三种。

  风浪指的是在风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水面波动,其基本特征是:风浪中同时出现许多高低长短不等的波,波面较陡,波峰附近有浪花或大片泡沫,此起彼伏,瞬息万变;初看无规律可循,波面粗糙,波峰线也短。

  涌浪指的是风停后或风速风向突变区域内存在下来的波浪和传出风区的波浪,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较规则的外形,排列整齐,波面较平滑,波峰线长。

  近岸浪指的是由外海的风浪或涌浪传到海岸附近,受地形作用而改变波动性质的海浪,其基本特征是:随着海水变浅,波动传播速度变小,致使波峰线弯折而渐渐地和等深线平行。这时,波速和波长随水深变浅而减小,同时由于波动在传播中遇到障碍会引起折射、绕射和反射而使波高发生变化。近岸浪的波峰前侧陡,后侧平,波面随水深变浅越加变得不对称,直至卷倒破碎。波的破碎会使破碎点靠岸面的水位升高,而向海面的水位降低。

  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它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的强风作用下形成的。我们这里指的灾害性海浪是指海上波高达6米以上的海浪,因为6米以上波高的海浪对航行在世界各大洋的绝大多数船只已构成威胁,它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给航海、海上施工、海上军事活动、渔业捕捞带来灾难,正确及时地预报这种海浪对保证海上安全生产尤为重要。

  但必须明确指出,灾害性海浪在世界上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所以灾害性海浪的确切定义只能是根据海上不同级别的船只和设施,而分别给出相应级别的定义,类似波级。例如,对于没有机械动力仍借助于风力的帆船、小马力的机帆船、游艇等小型船只,波高达2.5米~3米的海浪已构成威胁,因此这种海浪对这些船只就可称为灾害性海浪;对于千吨以上和万吨以下中远程运输作业船只,波高达4米~6米的巨浪已构成威胁,对于它们来说4米以上的海浪称为灾害性海浪。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与大自然抗争能力提高,对于上世纪60年代~7O年代相继出现的20万吨~60万吨的巨轮,一般9米以上的海浪为灾害性海浪。所以,在发布海浪预报和警报时,除考虑海上普遍情况外,还须根据不同任务、不同船只和不同海上设施进行特殊保证,以减少海上灾害的发生。